首页 > 要闻 >

世界短讯!《被讨厌的勇气》:做自己,是一生的修行

发布时间:2023-05-29 07:42:59 来源:十点读书

这世上,有种人活得特别累。

他们害怕冲突,总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;

他们总是担心得罪人,从不轻易拒绝……


(资料图)

这是种病,得治!

早在百年前,与大名鼎鼎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齐名的,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,就开出了治疗这种“病”的良方。

因不幸罹患佝偻病,阿德勒从小就备受歧视,也听够各种闲言碎语。

听到最伤人的话便是:人长成这样,估计以后只能做个鞋匠了……

好在,阿德勒从不为这样的冷嘲热讽所动,而是笃定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。

终于,心无旁骛学习的他成了一名心理学大师,创建了个体心理学体系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还因此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。

2015年,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深受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启发,共同创作了心理学畅销书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。

在书中,他们沿袭阿德勒的观点,以哲人与青年对话的形式,抽丝剥茧地为世人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迷津,告诉世人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。

他们认为:

这世间,既然无论怎么做,都会有人不喜欢;无论怎么做,都会被人说长道短。

那不妨不强求不讨好,看淡别人的讨厌,勇敢做自己。

从前,在千年古都的郊外,住着一位哲人。

他精修阿德勒心理学多年,世事洞明,阅历丰富。

故事的发生,开始于他的一个主张:

世界极其简单,人们随时可得幸福。

一位内向、敏感、自卑的图书管理员,无法接受这一观点,便上门与哲人一辨雌雄。

走进哲人的书房,青年便直言不讳地向哲人表示“自己不能接受这个主张”,还狂妄地向哲人提出要求:

“如果可能的话,希望您能收回这个主张。”

青年之所以有如此激烈的反应,只因他自幼对自己的出身、学历、容貌缺乏自信,却又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……

总之,生活中的他很痛苦,根本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。

待青年平静下来,哲人好奇地问青年:

“你既然不喜欢现在的自己,那打算如何改变?”

这话提起了青年的兴致,他说想成为朋友Y那样的人。

在青年眼中,朋友Y性格开朗,风趣幽默,“社牛”般存在的他深得众人喜爱。

青年一脸向往地说:

“我很欣赏他,觉得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,一定会很幸福。”

听完青年的陈述,深谙阿德利心理学底蕴的哲人已经洞悉青年的问题所在:

不会爱自己的人,无法体会到幸福。

沉思片刻,他向青年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咨询者,一个患有“脸红恐惧症”的女学生的故事。

因为担心暗恋对象拒绝自己,女学生竟然患上了“脸红恐惧症”。

哲人直率地告诉她,这病很好治,但不会为她治,因为女学生根本没得这病!

只是由于对自己没自信,害怕告白被拒绝而遭受失恋的打击,她便杜撰出“脸红恐惧症”的毛病。

她就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,逃避着臆想出来的失败,却也错失掉遇见美好的可能性。

然后,哲人对青年说:

你们的痛苦如出一辙,都是自找的。 你们都很自卑,也不爱自己,甚至因为暂时的挫败就可以讨厌当下的自己。

是啊,与其耗费精力去自卑,不如花点时间爱自己。

许多时候,我们总是对自己太苛刻。

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,不够完美,总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平凡。

可平凡普通又如何!

毕竟,万物都有裂痕,那才提供了光照进来的通道。

毕竟,无法重来的一生,即便不完美,也该好好爱自己。

哲人的点评让青年哑口无言,他悻悻而归。

一周后,他迫不及待地再次找到哲人,决定将他驳得体无完肤。

一直以来,他遵循的“爱自己”的方式便是,不惹父母讨厌,顺应他们的心愿,让生活变得一团和气,轻松自在。

但,事实让他体会到什么叫“事与愿违”。

随后,青年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。

青年有个比自己年长3岁的哥哥,懂事明理,学习运动样样精通。

从小到大,父母都更宠爱哥哥一些,还常拿他和哥哥比较。

为了讨父母的欢心,青年放弃了自我,丢掉了喜好:

从上什么兴趣班、读哪所学校,到跟谁交朋友,全交由父母做主。

然而,父母误将他的配合当作软弱无能,便对他的一切是无忌惮地横加干涉。

父母希望大学毕业的他像哥哥一样,接管自家的印刷厂。

唯一的,这次他拒绝了:他只想留校做一名图书馆管理员。

他本以为,自己无数次的顺从,总能换来父母哪怕一次的理解。

未曾想,听完他的职业规划,父母大发雷霆,指责他太过任性。

为此,青年感到无比沮丧。

是啊,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:

不想与人发生冲突,只能压抑不满,事事顺从;

明明不喜欢谈论的话题,为了合群,勉为其难加入讨论……

他们总以为:

委屈了自己,成全了别人,就能换来皆大欢喜。

可结果却是:

自己的事事退让,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得寸进尺。

对此,哲人认为:

人生路上,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会有人不理解不认同,这是人之常情。

但若放弃原则,事事迁就,那自己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一团乱麻。

要知道,拒绝别人并不意味着对他就是伤害,而一味讨好也不一定就能给你带来好处。

而真正欣赏你的人,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,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或者故作讨喜的模样。

所以,既然活不成所有人喜欢的样子,也就没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。

而那些自信从容的人,早已学会了拒绝讨好,善待自己。

就像村上春树说的:

“不要太乖,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绝,不喜欢的话假装没听见,你的人生不是用来讨好所有人,而是善待自己。”

你来我往,哲人与青年的探讨终于来到了尾声。

哲人认为,最好的爱自己,就是不怕被讨厌,真实做自己。

然后,他向青年分享了女生兰子的故事。

兰子在蛋糕店排队买蛋糕。

一个小女孩跑来柜台前,指着仅剩的那块草莓蛋糕让妈妈买。

女孩家长一边向众人鞠躬致歉,一边拉着女儿去到队尾排队。

每个买蛋糕的人轮到自己选购时,都默契地不去选那块草莓蛋糕。

然后,轮到兰子了。

也喜欢草莓蛋糕的她,在众人不解与反感的目光中,买走了那块草莓蛋糕,并慢慢地享用起来。

在兰子看来,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,不应该为了迎合而去将就。

听懂了哲人话外音的青年笑了,他心悦诚服地说:

“是的,经历了这么多事,也经过您的点拨,我终于体会到,您所倡导的‘真正的爱自己就是不怕被人讨厌,真实做自己’的真谛所在。

您看,曾经太‘懂事’的我,即便百般退让,却也讨不到父母的欢心。

而兰子,即便因为做事太‘率性’而被人讨厌,但起码她开心了自己。

所以,今后的我,不会再刻意关注别人的看法,只会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。”

很认同刘同说的一句话:

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性格能避免得罪人。

说话直会得罪小人,说话委婉会得罪急脾气,老好人会得罪有原则的人,圆滑的人会得罪聪明人……

既然怎么做都会得罪人,那就好好取悦自己,真实做自己。

那样做的你,即便依然有人不喜欢,但自己的内心却是欢喜的。”

是啊,这个世界上,没有人可以做到不被别人讨厌。

一直以来,我们乐于听到赞美之声,却怯于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。

而不在意别人的评价、不害怕被别人讨厌、不追求被他人认可,任何环境下,都能为自己生出一颗“欢喜心”,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。

在网上看到一句话:

“我知道很多人讨厌我,没关系,你讨厌我是你的事,我怎么活是我的事。”

人活一世,被人讨厌和被人喜欢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。

有些人的出现,是为了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;

有些人的出现,只是为了告诉我们,坚持做自己就好。

敢于被讨厌,才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;

拥有被讨厌的勇气,才能活得更加自由。

很喜欢《被讨厌的勇气》里的这句话:

不在意别人的评价、不害怕被别人讨厌、不追求被他人认可,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,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,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自己。

夏虫不可语冰。

人与人的三观各不相同,对事物的认知也往往不在一个层面。

所以,请拒绝将就,让生活回归真实;

请不再强求,让人生峰回路转。

毕竟,生活是自己的,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。

毕竟,真正的爱自己,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地过一生。

共勉。

作者 | 一木,努力写有温度的字,做有温度的人

主播 |一凡,电台主持人。
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2015-2022 华东消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