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地现场有序施工。
春未尽,夏初临。5月28日,刚刚被一场雨水洗礼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空气格外清新,并透着丝丝凉意。
走进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×660MW火电项目建设现场,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的红色宣传牌,上面写着“锚定‘四地’建设 建设精品工程 谱写青海篇章”十八个大字,五颜六色的道旗迎风飘扬,工地上挖掘机、压路机……来回穿梭,身穿橘红色工作服、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有序忙碌着。
【资料图】
青海省投3×660MW火电项目是青海省稳经济基本盘的重点项目,肩负青海省能源发展和“四地”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。“目前,工程已完成‘五通一平’,场前区建设和主厂房原有基础利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。”青海省投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与工程部主任张宇龙说。
顺着张宇龙手指的方向,只见工人们三两一组,有的在用铁锹平整地面,有的在用打夯机夯实基坑,还有的在进行验槽作业……
“青海省投3×660MW火电项目采用‘上大压小’的模式,是在拆除原5×125MW燃煤机组原址上就地扩建3台660MW超超临界、一次再热、间接空冷抽凝式发电机组,工程以75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。铁路专用线、事故灰场尽可能利用原有设施,间冷塔布置在原灰场位置……”青海省投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智宏,指着树立在工地边的项目鸟瞰图,详细地介绍着整体情况。
让赵智宏骄傲的是,本项目是世界首个高海拔掺烧高碱煤电厂,项目设计煤种为新疆煤与青海煤按一定比例配置,是高海拔、高比例燃用高碱煤的首家超超临界电厂,年耗煤量约500万吨。项目建成后将大大优化系统电源结构,提高系统调峰能力,为新能源外送提供支撑,从而促进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,助力青海省建设新能源产业高地。另外,项目的建设将会带动当地建材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,缓解就业矛盾,增加当地财政收入,带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。
让赵智宏更为骄傲的是,该项目的节能环保排放指标处于同等级机组前列。他说:“本项目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3223-2011)排放限值要求。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大通县污水厂、北川工业园污水厂城市中水,年耗水量438万立方米,在不消耗地下水的同时,耗水量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。同时,项目接入系统以两回出线至750kV杜鹃变,是青海电网750kV系统中最大的火电电源支撑点,也是青海省新能源外送的支撑保障电源。”
“过不了多久,你再来,不仅能感受到现场的火热,还能看到一个智慧工地。”张宇龙对记者说。
该项目智慧工地系统包含智慧工地集成平台、车辆管理系统、视频监控系统、信息发布系统、环境监测系统、工程质量防造假系统等18个子系统。通过上述模块的建设将更多人工智能、传感技术、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,植入到建筑、机械、人员穿戴设施、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,并形成“物联网”,实现工程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,提前做好有效预防,避免施工环境中各种突发情况造成的损失,提高建设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。
“智慧工地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标是通过智慧工地实现智慧管理,最终建成一座‘智慧电厂’。”赵智宏语言坚定、自信,对未来充满希冀。
该火电项目建成后,将把先进的传感测量、信息通信、自动控制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和燃煤发电生产过程的工业化技术、电厂管理技术相结合,而由智慧工地、智慧安全、智慧燃料、智慧控制、智慧经营五大应用体系组成的超融合智慧管理一体化平台(1+5+N 模式),将与燃煤电厂的基础设施高度集成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,达到更规范的运营管理、更高的设备可靠度、更优的运行与出力、更低的能耗与排放、更强的电力市场适应性以及更低的企业运营成本,最终实现具有智能、安全、经济、环保、人少等特征的新型现代化电厂。
站在工地上,听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的描述,不禁有些兴奋和期待。不久的将来,这里会有一座“智慧电厂”平地而起,而这个电厂必将未来可期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