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一下,不知不觉,我来长沙生活20多年了。
湘西是家乡,我不满16岁就离开了那里。津市是第二故乡,湖南机电学校求学四年,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。
(资料图)
毕业后在长沙国有企业当工人,然后下岗,再创业,无论做什么,我都没有离开过长沙。
可对于长沙,我感觉还是有些陌生。
就说1956年沈从文先生住过的湘雅医院吧,总以为老房子早已毁掉,现在就是高楼大厦了,真不知还有四层楼的病房。
但最吸引我去湘雅医院的还是蔡医生,按照沈先生的描述,年纪和大儿子沈龙朱差不多,1934年左右出生。
前不久在北京,我听作家颜家文先生说,84岁的龙朱先生还在坚持晨跑、冬泳。
那么,我猜想,曾给沈从文先生留下美好记忆的蔡医生,也应该活得好好的。
我给中新社前同事刘柱打电话,他现在的“湖南医聊”新媒体健康平台做得风生水起,医院人脉资源广泛。
刘柱很爽快地帮了忙,但几天下来,没确切的音讯。我在找熟人联系的同时,便直接去了医院。
医院院办梁主任很热情,引见了党办唐主任,她们还安排院史馆黄素娟,带我去看了老住院大楼。
无奈,这些红白相间的房子正在进行整修,被安全网包裹着,不准人进入。我想到沈先生住过的四楼去看,也就只好等下次了。
小黄边走边告诉我,查了相关资料,目前退休医生没有发现姓蔡的,她说如果在世的话,1958年筹建湘雅二医院时可能过去了。
她还说,蔡医生也有可能调到全国别的地方去了。“湘雅医学院老校址还在,有不少老房子,值得一看。”
7月的长沙天气炎热,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左右,在这样的日子里,哪怕医院附近,街上的行人都很少。
我背起相机,转过一道巷子,在写有“湘雅医院”的灰字白底装潢的红墙下,看见矗立着一块灰白色水泥广告牌。
广告牌上,写着毛主席的话:“救死扶伤,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。”暗红色的字,横平竖直,扬撇抑捺,苍劲有力。
2002年,创办88年的湘雅医学院,整体搬迁到长沙河西。
老校址很安静,红色的墙壁刚翻新不久,掩映在翠色的樟树下。阳光滑过茂盛的树叶,在地上筛下斑驳的光影。
漫步其中,真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。
不过,没有找到蔡医生,我的心情还是有些失落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